媒体聚焦

媒体聚焦

上海工程技术大学:聚焦高端交通装备制造“痛点”,培育创新型人才集群

时间:2024-04-23浏览:10来源:光明日报作者:摄影:

创新高铁高频轮轨动力学及减振降噪理论,构建大飞机智能制造知识图谱,研发国内首台国际最高标准的波音737飞行模拟机……记者日前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采访了解到,该校聚焦高端交通装备制造卡脖子难题,先后为商飞、上汽、申通等大型企业提供核心技术,实现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国产化,为中国制造贡献智慧。

学校位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——上海市松江区,近年来,深度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,依托陆海空高端装备制造专业群,聚焦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、邮轮等高端装备制造及管理领域前沿,与行业企业同向同行,锚定痛点,解锁难点

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,是技术创新的加速器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打破学科壁垒,整合科研资源,已建设10个学科交叉平台,成立成都智能制造研究所、安徽轨道交通研究院等5个新型科研机构,实施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,建立国家级人才团队领军、省部级特色科研平台支撑、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驱动的科研组织方式,强化校企精准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取得显著成效。

学校主持获批科技部人工智能2030重大项目,高铁、民航联合基金等重点重大项目;实现科研成果转化50余项,其中2项成果分别以1500万元、2700万元作价投资;成功研制高铁减振道床系统、新能源汽车NVH分解系统、港口集装箱自主作业车辆、核电设备移动焊接机器人等10余种自主装备,填补国内空白。

在高端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得以驰骋纵横,源于学校持续释放人才效能,深化人才强校战略,坚持量质并重、育引并举,实施卓越2030”人才引育方案,人才技术贡献率节节攀升。据介绍,学校实施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培优计划,设置专项基金,按照学科发展优先级,引育能承担大项目、组建大团队、打造大平台、产出大成果的学科领军人才;实施团队能级提升计划,推进国家级人才团队与重点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,打造智能装备与精密检测等交叉学科创新团队;依托英才揽蓄行动,举办海归人才工作坊、国际青年学者论坛,大力引进青年学科带头人、学术骨干;实施志宏”“腾飞”“展翅三大计划,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及考核机制;依托教师发展激励计划,实施教师分类聘任改革,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、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分配形式,评聘分离、优绩优酬。

产教融合,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传承45年的基因。学校积极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打造工程为源、平台为基、团队为核、项目为体、创新为魂五位一体的科教融汇育人模式,在国内率先开展Co-op合作教育,牵头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,构建协同办学、协同育人、协同创新工程教育新模式,打造政---四螺旋创新生态系统,致力实现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。

以国家级人才圣小珍、王安斌领衔的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研究团队为例,其构建校--企联合导师组,坚持全过程、沉浸式、共参与育人特色,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、大型国企合作,实行研究生进平台、进项目,形成政校研企全程联合人才培养模式,在实践中凝练工程科技问题,联合申报获批高铁联合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4项。近5年,该团队培养毕业研究生197名,发表SCI论文65篇;就业率100%,多数入职中车集团等大型企业,15名同学进入国防科大、威斯康辛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博士;基于校企师生的共同成果获上海市科技奖4项,其中二等奖2项,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app.gmdaily.cn/as/opened/n/e23d536850f24fa5ae9571d0abf7a45e

周热点新闻
月热点新闻
返回原图
/